老哥俱乐部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移动群组 RSS
站内搜索:
孔繁森: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恋人民
泉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 2019-08-08 点击数: 29943
 
孔繁森向藏族同胞学习打酥油茶。(图片由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提供)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再起。作为党员向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直坚守这份初心,践行这份使命� ;厥姿墓�,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能从中体悟到那份忠诚坚定的理想信仰,那份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那份开拓进取的优良作风,那份心怀人民的公仆情怀,那份清正清廉的高尚品质。

在斗争的征途上,有艰难险阻的磨练,有公与私的选择……由于坚定了初心,孔繁森经受了种种磨练,做出了无愧于优异共产党员的壮举。他留下的那句话,已经成为党员干部配合的精神财产:“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恋人民。”

“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服务啊”

忠诚清洁继续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政治品质。忠诚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落实到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坚守中的勇气和继续�?追鄙龀龅闹卮笱≡�,尽显他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继续。

若是一个完婚立室的男子,父亲70岁,母亲78岁,妻子身体欠好,三个孩子尚在幼年,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自农村种地生涯,但组织上决议调他去西藏事情五年,这个时间他该怎样决议?面临党和人民的需要,面临组织的招呼,孔繁森毅然肩负起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做出了一定的决议,听从阵势,把对家人的爱升华为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大爱与对党的绝对忠诚。

1979年4月26日下昼,孔繁森和15位聊城籍援藏干部踏上西去的征程。早先,孔繁森进藏是作为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选调的 ;报到后,地委向导通过考察,决议改派他到条件越发艰辛的领土地区岗巴县担当县委副书记兼审查院审查长。岗巴海拔比日喀则平均横跨几百米,含氧量缺乏50%,比日喀则还低15%左右,但孔繁森绝不犹豫地回覆:听从组织安排。

第二次进藏同样是磨练。上级让孔繁森作为山东省援藏干部的总带队再次进藏。一边是87岁、瘫坐在轮椅上、生涯完全不可自理的老母亲,正处在升学节骨眼儿上的三个孩子,一边是比在内地越发艰辛的事情岗位,他该怎样决议?只管有过犹豫,只管许多人并不支持他去,但孔繁森经由深图远虑,最终做出了再次赴藏的决议。他对别人讲:我二次进藏,完全是小我私家自愿和对藏族人民的情绪。

孔繁森以为对不起身人,不知怎样对妻子说明这次选择的理由,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对家人的愧疚。他最放不下的是母亲。要走了,孔繁森默默地站在母亲自旁,轻轻梳理着母亲希罕的鹤发,然后贴在老人的耳旁,声音颤抖地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很多多少条河。”“三儿啊,咱不去不可吗?”年迈的母亲颤巍巍地抚摸着他的头问。“不可啊娘,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服务啊。”孔繁森的声音哽咽。“那就去吧,俺知道公家的事误了不可。多带些衣服、干粮,路上别喝冷水……”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心田的痛苦,“扑通”一声跪在母亲眼前,流着眼泪磕了一个头,恋恋不舍地踏上远去的征程。

“我在那里爆发不幸,就把我埋在那里”

面临高海拔情形,面临卑劣的天气和重大的交通,孔繁森不但对身体所受的损伤无所畏惧,并且宁愿冒着随时可能遇到的生命危险,知重而担,知难而进,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支持下,不惧艰险、不怕牺牲,勤勉事情。

岗巴县海拔4700米,空气含氧量少,下一次乡要一个多月,到最远的墟落需要走十天,有时一天也找不到一个村子�?追鄙裣乩锔刹恳谎�,吃糌粑、喝酥油茶,一最先并不习惯。由于缺乏维生素,他泛起了头发脱落、口腔溃疡、嘴唇开裂、指甲变软、体重下降等情形。这些难题并没有阻挡孔繁森融入藏区事情生涯的脚步。在给友人的信中,孔繁森写道,原来打一挑水要休息两次,厥后到400米外吊水,可以一次挑抵家。

从进藏第一天最先,他就把这片土地作为自己的第二家乡,加入藏语培训班,认真听,认真读,很快掌握了32个藏文字母和外地常用会话。他战胜高原反应,学会了骑马,很快顺应了藏区的生涯方法。

1989年11月,孔繁森在驱车下乡检查事情途中爆发车祸。他在病房躺了十多天,还未完全康复就提前出院。在把别人送他的水果和营养品都送到敬老院后,他便向导考察组到北京、重庆、杭州、合肥等地的16所中学探望藏族班学生。病痛折磨着他,可他全然掉臂。由于这次车祸没有获得彻底的治疗,孔繁森留下了脑震荡后遗症、右眼成像重影、颈腰损伤的终身残疾。

1994年2月,一场50年不遇的狂风雪,让还没解决温饱的阿里雪上加霜。雪灾增添了数以万计的灾民,五十多万头牲畜冻饿而死,直接经济损失凌驾亿元�?追鄙虻际虑槎犹ぷ牌胙畹幕�,深入受灾最严重的革吉、改则两县,把每户牧民的受灾情形逐一记在条记本上,挨家挨户地走访牧民、分发救灾物品和救援款。27日破晓,孔繁森感应心跳加速,胸闷气短,天旋地转。有高原生涯履历和医学知识的孔繁森,预感应死神的邻近。他艰难地支持着身体,在条记本上给偕行的小梁写下了遗书,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那里爆发不幸,就把我埋在那里。”

一样平常人经由一次危难就会后怕不已,一生审慎,孔繁森却历经危难志不移,越是艰险越向前。他做事创业、造福群众的初心,从未摇动和改变。据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回忆,他和孔繁森两次晤面,都听他说过“在世就干,死了就算”的话,而第二次离孔繁森殉职只有四个月。在艰险的事情生涯情形下,孔繁森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随时做好了为人民牺牲一切的头脑准备。

深入下层,视察研究,对群众的需求了如指掌,一步一个脚印地为群众服务

看到阿里的落伍状态,孔繁森心急如焚� ;匙攀辈晃掖⒅徽Φ脑鹑胃泻徒羝雀�,他搞调研,做妄想,用务实之心、找事之心、创业之心,推进阿里的稳固和生长。在阿里,孔繁森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县乡度过的,每一次少说也要十天八天。饿了,他们就吃一口风干的牛羊肉 ;渴了,就喝一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路欠亨就骑马,马过不去就步行。长时间骑马下乡,腿都磨破了,裤子和血肉都粘在一起。不到两年时间,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行程8万多公里。

孔繁森下乡有“四必到”:必到敬老院,必到学校,必到边防哨卡,必到贫困牧民家庭�?够餮┰质�,孔繁森抵达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坚持走访最偏僻的受灾户。小梁劝他,情形也摸清了,受灾情形也录像了,回去向自治区汇报就行了。你身体这么差,那些救灾粮款让其他人送去就行了�?追鄙此�,这么大的雪灾,我们不去,群众就会以为党和政府不管他们了!救灾物资到,和人到是纷歧样的!就算有一小我私家在那里,我也要去看他,让他知道,党和政府在体贴着他,在和他一起跟自然灾难作斗争,让他感应今生今世的幸福,感受到社会主义各人庭的温暖。

阿里地处祖国西南方陲,与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相邻,地处反破碎斗争最前线�?追鄙魑智澄谝皇榧�,为国家清静和领土安定做了大宗富有效果的事情。他跑遍分区每一个边防哨卡,为军分区解决巡逻车辆缺乏问题,为无人区哨兵送去新鲜的牛羊肉、蔬菜、录像带和卡拉OK机,处置惩罚缺少执勤马匹、牦牛和烤火用的牛粪的问题,为巴尔兵站建设投递点,为20多位官兵和眷属解决生涯难题。他制订并安排实验阿里双拥妄想,全地区军政、军民、民族团结泛起崭新时势,日土县、札达县、军分区划分跨入双拥模范县和双拥先进整体的行列,使阿里地区双拥建设事情实现零的突破。

西藏的老人是他的老人,西藏的孩子是他的孩子,西藏的土地是他的家乡

心忧黎民,亲民爱民�?追鄙谛卸薪嗣穸杂琶郎牡纳裢�,作为自己的斗争目的。拉萨市的56所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他走访过48所。每次下乡,他都带着小药箱,自费购置高原常见病治疗药品。事情之余,他为缺医少药的农牧民送医送药,每年在这上面的破费有几千元。只管这些对整个藏区人民的医疗需求来说是杯水车薪,可对每一个病人,往往关乎康健和生命。有一次,孔繁森通过吸痰救活了一个叫仁青的小男孩。1979年3月7日出生的仁青,现在在岗巴县昌龙乡乃村务农。

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爆发地动,孔繁森在指挥抗震现场一连奋战七天七夜。在直孔区羊日岗乡齐马卡村,他领养了三个失去怙恃的藏族孩子。生涯着实难题,但他既不想给组织添贫困,又不忍心向家里要钱,就来到西藏军区总医院,假名“洛珠”三次卖血900毫升,领到营养费900元,用于孩子们上学和改善生涯。现在,他收养的孤儿已成人成材。

孔繁森的殉职给阿里人民带来莫大悲哀。他把自己当公仆,却被阿里人民称为“活菩萨”。在西藏,“孔繁森式的干部”至今仍然是群众对人民公仆的最高称誉。

“咱不可沾公家的光”

坚持原则是孔繁森做人做事的准则。有一次,阿里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柴腾虎陪孔繁森到下层去,在门口遇到一小我私家满脸堆笑地拦车�?追鄙嫔渚�,让司机开车照常前行。柴腾虎很是纳闷,平时一直平和可亲的孔书记怎么这么严肃?一探询才知道,那人是个包领班,想承揽阿里的某个工程项目,前一天找到孔繁森的办公室,掏出5000元钱,想让孔繁森给有关部分打个招呼,让孔繁森品评了一顿,装钱的信封也被扔到门外。

同族老乡孔祥茂一直想开个门诊,由于缺少行医资格,想找孔繁森找人特批,多次上门送礼乞求,孔繁森拒收礼物,严词拒绝,说性命关天岂能儿戏。厥后,孔祥茂妄想钱财不法接生,造成医疗事故,痛哭流涕地跪在孔繁森眼前,求他向有关部分讨情,以逃避执法责任�?追鄙纤嗥菲懒怂�,为他下了碗面条,看着他吃下,劝说他自动到有关部分投案自首,接受处置惩罚。

从严治家,立德树人,是孔繁森一直秉持的信心。在莘县时,县委通讯员发明孔繁森儿子孔杰的作业本和笔用完了,就从机关客栈里领出稿纸、圆珠笔、墨水,给孔杰拿去用�?追鄙⒚骱蠼逃铀担骸澳闳鄙段腋懵�,咱不可沾公家的光。”趁孩子还没用,赶忙给送了回去。

从孔繁森给女儿孔玲的信中可以看出,他对孩子严酷的要求和细腻的关切。1993年12月2日,他在信中说:“要注重节约,咱不是怕花钱,主要是要养成节约美德,万万不要和同砚比吃比穿,要知道天下尚有不少县因财务难题发不出人为,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部分群众温饱问题没有解决。”1994年1月16日,他写道:“你们几个小姊妹(孔玲同宿舍的女孩)记�。阂灰蜒案愫�,二要带着书回家,三是路上注重清静,四是回家后要谦逊,五是帮怙恃多做点家务,六是不要买什么工具回家。”殉职前,孔繁森在新疆考察事情之余,给孔玲和同宿舍的同砚,每人买了一顶维吾尔族小花帽和一条丝巾,这几个孩子多年都叫他“孔爸爸”。这些没来得及送出的礼物,凝聚着他广博的父爱。

 

版权所有:老哥俱乐部  上市公司: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点: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立异城立异一起1399号 邮编:150028 品牌网站建设:美景数码

【网站地图】【sitemap】